朱元璋手下第一谋士并非刘伯温?毛泽东赞其为“九字国策定江山”
- 萌叔说历史
2018-07-24 11:27
订阅
都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更何况开国建业的皇帝呢?哪个皇帝手下没有能征善战的大将,没有出谋划策的谋臣,朱元璋也不例外,提到朱元璋的第一谋士,大家可能第一个想起来的是刘伯温,但其实不然。
朱元璋
朱元璋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起义军领袖,能成功可以说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号称天下第一谋臣的刘伯温的帮助,后世有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之称,但是朱元璋之所以能夺取天下还跟另一个谋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就是朱升。
刘伯温
提起朱升,一般人可能有点想不起来,但是说到他的九字计策,想必大多数学过历史的都能想起来,那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个被毛泽东赞为“九字国策定江山”。
朱升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并且有名师指路,对占卜之术很有研究,并且在当地是著书立说,开馆教学,很有威望。
其才华横溢,亦有满腔抱负,在朱元璋攻打徽州之际,正所谓上兵伐谋,他主动出面劝说徽州统帅,用三寸不烂之舌劝降了徽州统帅,让人民免于战火。
朱升
朱元璋听说此人之后,如刘备三顾茅庐一样,去请朱升出仕,而朱升也如卧龙选刘皇叔时一样,感觉到朱元璋是个可依附的明主,遂跟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随后便献上了史上最为著名的“九字计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深以为意,一直贯彻始终,也因此计策深得民心,最终打败了陈友谅,这期间,朱升和刘伯温可以说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为建立明王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甚至建国之后,还特许朱升上朝不必跪拜,可见对其的看重。
但聪明的朱升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毅然放弃荣华权贵选择归隐山林。结果正如朱升预料的一样,短短20年间,明朝开国元勋大多死于非命,64位国公、列侯、大将等,被杀了34个,株连十余万人,而朱升却因急流勇退而得善终,终老于乡间的林泉之下。不得不说其对人性的把握已然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本文及配图均为MBT自媒体用户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热点新闻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