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是因为杀了魏忠贤?他才是支撑了明朝危局的人?

萌叔说历史
2018-07-27 13:37

订阅

魏忠贤在史书上已经被定调,他是个坏人,是个奸臣、是个十恶不赦的贪官,靠女人上位。明朝的权利掌握在他手里,甚至想一手遮天想掌握整个国家,成为了明朝第一大太监。大家都对他恨之入骨。以他为首拉帮结派形成的阉党和朝廷中忠直官员组成的东林党水火不容。魏忠贤对东林党大下毒手,造就了很多冤狱。所以当时的人们都很痛恨他,为东林党人说话。但是魏忠贤死后,明朝也随之灭亡了。

魏忠贤真的是明朝的一个败类吗?这个世道原本就没有真正的黑与白。就看你从什么角度去看待。古代舆论媒体是由文官集团控制,满清有对明朝汉人政权历史修改抹黑之疑,魏忠贤自然成了炮灰。

在太平盛世,没有任何压力的世道下,这么一个杀害忠臣的贪官的确是个败类,但是当时大明帝国已经不是一个稳定的盛世了,所谓的仁义道德是很难保住一个国家。

魏忠贤虽然贪财,征收商业税、矿税等,但是这个是针对有钱人、大家族的,但是对农民却很少征税甚至免税的。所谓清流的东林党很多政二代,政三代是花钱买来,背后有着赚钱的大网络。魏忠贤苛征这些有钱人的重税,才有钱去支持战争,重用人才,保障身在前方的将士。而东林党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所以非常憎恨阉党。

天启皇帝临终前交代崇祯,魏忠贤不可杀。然后崇祯已经盲目相信东林党,上位后就杀了魏忠贤。在魏忠贤死后,东林党对农民加重税,减轻自己人江南一带的税负,从中央财政中抢夺商税,使得百姓造反。钱都进了他们的口袋,也不肯掏钱出来支持军事,最后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奸臣主政的时候善用将才,意识到军事防线的重要性。清流主政的时候一群文儒雅士并不会治国,没有这样的格局和意识。在乱世还只顾着一己私利去圈钱,而没有团结一致去对外,只会将一个国家毁了。

崇祯死前,还说了一句话“朕非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当他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他还对魏忠贤的遗骨厚葬,葬在魏忠贤生前自己挑选的风水宝地。

这很难不让人觉得他此时还是觉悟地赞同了魏忠贤,后悔自己将他杀害。所以说上流贤士不一定就是治国的人才,流氓痞子就不一定是人渣。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结合国情,能把国家掌控住的才是国家的好军师。

本文及配图均为MBT自媒体用户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

热点新闻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10

 

获得拼图4号卡片

此拼图还差3张,继续努力哦!

查看拼图

+0

您阅读这篇资讯很久了,阅读其它资讯可获得更多奖励哦!
阅读其它资讯可获得更多奖励哦!

快去发表评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