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刘邦最廉洁的子孙,身居高位两袖清风,被称“一钱太守”!
- 萌叔说历史
2018-07-31 11:52
订阅
古今贪官真是数不胜数,而贪官又多为恶官,真所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要是身居高位却只想着捞钱,那就太对不起父母官的称号了,不过历史上的清官也是有很多流传千古的,比如说今天说的这位皇族裔孙,人称“一钱太守”的刘宠。
刘宠他爹叫刘丕,本来就是个大儒,非常有学问,而他的祖上更是了得,那就是汉高祖刘邦,并且是直系血亲。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有了父亲这个好老师,他自然也差不到哪去,成年之后,就被举为孝廉,出任东平县令。
要说刘宠这个人从小就受到儒家的教育,深深的表现出了什么叫爱民如子,什么叫公正廉明,在他的任内,百姓都安居乐业,法纪严明再无欺行霸市之辈,后来因为母亲生病,就辞官不做了,东平百姓一听父母官要走,是纷纷走上街头为他送行,以至于道都被堵上了,他只好偷偷的换上便服,悄悄的离开的东平。
后来母亲被照顾好了,朝廷再次下诏任命其为豫章太守和会稽太守。当时,会稽这地方豪强甚是猖狂,欺行霸市,鱼肉百姓,甚至官府中的腐败也是十分严重。刘宠到任之后,铁腕整改,先从官府内部进行约束,然后施行政策打击豪强,这一做法立刻受到了百姓的赞誉。也正因为这样,政绩卓越的他被朝廷再次征召,准备升官。
当刘宠准备离开的那天,会稽的百姓纷纷自发组成送行队伍,其中有几个七八十岁的老者更是从乡下赶来,手里每人都拿着一百个铜钱,死活要赠予刘宠。
但刘宠向来为官清廉,说什么也不肯收这些钱,他说道:“几位老爹都已经如此年迈了,还千里迢迢的来为刘某送行,很让我感动,也让我很是不安。”
老叟们满面笑容的说道:“我们不过是山野村夫,以前被官吏整治的很惨,强收赋税弄的是鸡飞狗跳,民不聊生,自从老爷上任以来,减轻了赋税,让我们都能够过起太平日子,这都是托了老爷的福,如今老爷要离任了,我们无以为报,只有送上这点薄利以表心意。”
看着老人们真挚的眼神,刘宠很受感动,“大家的好意刘某心领了,我在这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而且也并没有你们说的那样好,这钱我是万万不能收的。”
但老人们不依,万般无奈,刘宠便从每个老人手中收了一文钱,父老乡亲们对刘宠的行为非常的佩服,尊称他为“一钱太守”。
后刘宠在乘船渡江之时,将从老人手中拿的钱尽数投入江中,一钱不留,以此明志。后刘宠官至宗正大鸿庐、司空、司徒、太尉等要职,但是以为廉洁奉公,家无余财,却备受尊敬,声望渐高。“一钱太守”这个典故也流传至今,多次被排成戏剧搬上舞台,同时被拿来用于称呼清官的代名词。
回首过去,如此清官实在是让现在某些政府官员汗颜,也希望未来能出现更多的“一钱太守”来为人民造福。
本文及配图均为MBT自媒体用户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热点新闻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