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见证大观园兴衰的一双眼睛

健康教育
2021-03-26 20:46

订阅

王公囯戚、公子千金,这些人物写得好,大概跟曹雪芹自己很相近。可是他写刘姥姥,一个乡村老太太,也写得活灵活现有趣极了,可见曹雪芹真是大天才无所不能。

刘姥姥其实很低神里面的土地婆,她不像一般的穷亲戚跑来占便宜,她是带来欢乐、生命和希望的。她从鼎盛期的贾府得到过物质恩惠,又在贡府败落时成为拯救者,给了王熙凤的女儿巧姐以新的生命。

写刘姥姥进大观园,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功用,就是刘姥姥眼中的大观园什么样子?从刘姥姥的视点来看大观园,简直像进了人间的太虚幻境一样,看什么都新鲜,看什么都是加倍的、夸大的,把大观园写得活色生香。所以“刘姥姥进大观园”就变成一句俗话,等于是乡巴佬进城。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通过她的视角观察了王熙凤治家威严。曹雪芹写人物,往往不是说他自己看,以姐怎么样,这样的话,不生动!而是从各种侧面、以不同人的眼光去看,下面写,反而写,然后读者以上中凤姐的形象就加倍地立体和深刻了。

刘姥姥第二次来荣国府,是《红楼梦》全书的高潮之一。读者们跟随刘姥姥的角度,重新游览了一次大观园。小说很重要的是视角,视角不同,整个风格、意义、主题就不一样。这一点,曹雪芹运用得非常妙。大观园刚落成时,贾政带着宝玉和一群清客,领我们走了一趟大观园,那是比较客观的描写,中间也有贾宝玉的主观感受。之后是元妃省亲时,从元妃的角度,我们看到了大观园的繁华、尊荣。这次,从刘姥姥的眼睛看出去,什么东西都是夸大的,她用的语言也是夸张的。她看到“省亲别墅”,跪下来说“玉皇宝殿”,对她来说,这里的确是神仙住的地方。后来,贾府衰败后,宝玉再进大观园,听到潇湘馆鬼哭,那又是另一种凄凉景象。大观园的兴衰是《红楼梦》的主题之一,从各种角度来展现兴衰变幻,刘姥姥是其中重要的视角。

刘姥姥最后一次出现时,这个“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大家族已经败落了。贾政扶贾母的灵柩到金陵,贾琏、贾蓉送王熙凤、秦氏的棺木南下,兼送黛玉的灵柩到苏州。贾赦、贾珍被流放,宝玉、贾兰也走了,贾府的男人们都不在,只剩一个坏心肠的贾环。他被凤姐打压了那么久,终于抓住机会报仇,便与凤姐的哥哥王仁合谋卖掉巧姐。

恰在这最危急的时刻,刘姥姥出现了,她的出现也真是“巧”。巧姐是七月七日乞巧节生的,是刘姥姥给她取的名字“巧”,要她逢凶化吉。王熙凤临死向刘姥姥托孤,刘姥姥也不辱使命,把巧姐扮成自己的外孙女青儿,趁大家不注意就上了轿,逃出了“狼舅奸兄”的魔爪。后来,刘姥姥还替巧姐说亲,嫁给了富裕的乡绅之子,从此丰衣足食。十二金钗里面,大部分死的死,离的离,散的散,巧姐的结局算是最好的。

本文及配图均为MBT自媒体用户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

热点新闻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10

 

获得拼图4号卡片

此拼图还差3张,继续努力哦!

查看拼图

您阅读这篇资讯很久了,阅读其它资讯可获得更多奖励哦!
登录后,阅读文章获取秒豆!

快去发表评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