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太太:我可能嫁了一个假诗人
- 健康教育
2021-08-17 13:51
订阅
一
公元741年,杜甫30岁那年,终于脱单了。
他的岳父名叫杨怡,是朝廷的司农少卿,级别是从四品上,相当于副部长。
婚前,杨部长看着杜甫,问他:“你们京兆杜氏,可是了不起的人家呀。家里现在还有些什么人啊?”
杜甫挺了挺胸膛,说:“祖父必简公,过世已久了......“
杨部长点点头:”知道,知道,前朝的杜司长,‘文章四友’之一,大诗人哪。“
杜甫接着说:”家父在山东工作,现在做衮州司马。“
杨部长又点点头:”有印象,有印象,杜巡视员嘛,为人不错的。“他忽然问,”子美啊,你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工作啊?“
杜甫不禁有点惭愧,脸上一红:”主要是写写诗。“但他随即又鼓起勇气,“我会努力再准备考试的。而且,我会对小姐好的!”
杨部长望着他的眼睛,认真又温和地说:“这两件事,以后都要记得啊。祝你们幸福吧。”
就这样,杜甫把杨小姐娶回家了。他比她大11岁,还有人研究说,他比她大21岁。
要是今天,像这种年龄差距,杜甫应该叫人家小甜甜才对。可是杜甫嘴巴特别不甜,他称呼杨小姐,统统是一个特别没有美感的词——老妻。“老妻书数纸”“老妻忧坐痹”“老妻寄异县”......好像根本不知道到底谁更老一样。
杨氏夫人有时都怀疑:这么不会说话,我嫁的是不是一个假诗人?
就算他偶尔不叫老妻了,也要换一个同样很难听的词——山妻。比如“理生那免俗,方法报山妻。”
偶尔,杨小姐也问他:“朋友都说你的才华高得不得了,就不能给我写几句情诗什么的?”
杜甫挠着头:“诗,我写倒是会写,可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些放在你身上也不合适啊......“
不过,杨小姐也发现,假诗人也不一定就不好——他对别的女人也不会油嘴滑舌。
翻遍他的一千四百多首诗,没有一点风流的东西,甚至连一句撩妹的话都没有。几乎唯一的一句,就是:越女天下白。
杨氏夫人说:”瞧,就说笨有笨的好处吧。“
二
按计划,他努力准备着考试,争取进步。其实结婚前他就考过一次,结果碰上一个心眼小、脾气坏、没水平的考官李昂,杜甫同学落榜了。但他没有气馁,认真复习,等待机会。
天宝六年,朝廷宣布要搞一次特别高考,号召大家都来参加,量才授职。
杜甫精神一振:”哈哈,我的机会终于来了!“告别夫人,他踏上了征途。这一年他三十六七岁,写作文的造诣已经炉火纯青,放眼天下,几无对手。
考试的场面十分隆重,程序十分完善。杜甫同学认真答完了所有题目,觉得发挥得不错。
许多个日夜的翘首以盼后,榜单终于公布了,杜甫等人一拥而上去看,发现结果是:一个都不录取!是的,这不是阴谋,是阳谋。所有的考生,恭喜你们被玩了。
这一次杜甫同学碰上的不是最差考官,而是最差宰相。
”陛下,大喜呀!“宰相李林甫拿着这份录取结果,跑去找玄宗皇帝,说,”您看,一个人都没录取,这说明什么?说明野无遗贤呀!你瞧咱们的组织人才工作搞得多出色!“
”是吗?那好啊!“玄宗皇帝正在打马球,心不在焉地答道,然后一纵马,”嘚儿......驾!“再次投入比赛。
夜晚,长安的小旅馆里,杜甫拿着手机,看着杨小姐的头像,辗转反侧,不知道该怎么和她说好。先发个李安的故事给她?还是给她唱一首《闯码头》,告诉她我总有一天会出头?
结果杨小姐先发来了信息,只有一句话:都听说了,别难过。早点回来。下次加油。
然而,没有下一次了。几年后,”安史之乱“爆发了。
当时的情景是,前天新闻里还在说大唐繁荣稳定,昨天洛阳就丢了,今天潼关又丢了,明天眼看长安又要丢。从陕北到关中,到处都是逃难的人。杜甫带着一家人逃跑,赶着骡车,逃到陕西鄜州一个小山村里。
安顿好了妻子,他出去寻找组织,想看看有什么出路,结果迎面碰上叛军,被抓回长安。他和妻子、孩子隔着600里路,从此不能见面。
要知道,那可是个人命如草的大乱世。可能他明天就会死在敌军的马蹄下,那也不过是增加了一个失踪人口而已,杨小姐怕是永远也不知道他的下落。
一个孤寂的晚上,他抬头看着月亮,想起了她,不禁泪眼模糊。接着,他大笔一挥,写出了那首《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大意就是:今晚上的月亮啊,她只能一个人看。那没长大的娃娃啊,还不能把忧愁替她分担。凉夜的雾啊,湿了她的秀发。冷 冷的月光,映得她玉臂也生寒。什么时候我们能再相见,依偎在帘下,不再泪水潸潸。
他以为自己不会写情诗,她也以为他不会写情诗。但是乱世之中,他挥笔一写,一不小心,就写出了整个唐朝最动人的情诗出来。
话说,在鄜州小村子里,杨氏夫人等了很久,很久。终于,一天傍晚,那个熟悉的瘦削的身影出现在村口,是杜甫,他活着回来了。
”我找到组织了,有职务了......“他上气不接下气。杨氏夫人哭了起来。墙头上围满了邻居,也在为这对乱世夫妻感叹。
晚上,是属于两人的时光。他们互相看着,乱世里的重逢,让两个人都觉得像是做梦。这些情景,后来被杜甫写成了四句诗: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三
后来,他们一直过着奔波的日子。杜甫总是就业了又失业。人才市场里,总是出现他投简历、找工作的身影。就像那首流行歌曲唱的,当年他吹过的牛,已随青春一笑了之。眼下,只能默默为生存而奋斗。
杜甫的诗,像是一本家庭日记,写满了和她的点滴。
这一天,他沉重地写下:我回到家里,看到她又用碎布做衣服穿——”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有时候,他又写下:我和她又两地分居,真的好牵挂——”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他还曾写:她又为我的身体操心了——”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
他还描写了两人住的茅屋,经常漏雨——”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不过,他们的生活也不全是苦难,也有不少快乐的日子。
比如她化妆的时候。杜甫虽然穷,但有一次还是想办法给她搞来了化妆品和好衣服,让她重新打扮起来。于是”瘦妻面复光“,青春又稍稍回到了她脸上。
比如听到好消息,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了,和平有希望了。他”却看妻子愁何在“,两个人一起狂喜,打算立刻动向去收复的故乡,开始新生活。
比如晚年,他与她划着小船,在江上徜徉,享受二人世界。有时候她画个棋盘,他就陪她下棋。
他去世的时候,是在一条漂泊的小船里,她官运亨通在身旁。”对不起“,他说,”还是没混出名堂。“
杜甫一生,为人处事,对朝廷、对朋友都是无愧的,但是总觉得愧对太太,动不动就念叨:”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
杜甫一生,也始终依恋她,频繁地把她写进诗里:”偶携老妻去,惨澹凌风烟。“”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唐朝所有大诗人的妻子里,我们对杨小姐了解得最多,原因很简单,因为杜甫写得多。对杜甫,”老妻“是伴侣,是知音。
你可以说杜甫对不住她。他没能混出名堂来,年轻的时候吹牛不上税,说自己要建功立业”凌绝顶“,要做大官”致君尧舜“,要财务自由”白鸥浩荡“,结果一生穷困潦倒,让女人孩子跟着吃苦。
但你也可以说,他没有辜负她。他们在一起短则27年、长则30多年,是唐代诗人里最伉俪情深的一对。杜甫没有蓄妓,没有纳妾,没有任何花边新闻。
不能说全是因为穷。唐朝诗人,又穷又花心的也多。只能说,杜甫,就是这么个假诗人。
每当读到他一些幸福的诗句,比如”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的时候,我翻书页都会不自觉地轻一些,唯恐打扰了他们短暂的幸福。
本文及配图均为MBT自媒体用户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热点新闻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