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得开心吗

健康教育
2021-11-05 10:09

订阅

许多非美国本土人在美国住了一段时间后,受到这里文化的影响,难免在做事风格和待人处世的方式上有所改变。我也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沾染了美国的某些社交互动和思维模式,其中有的已深入我心,有的则仅止于模仿。但是,在所有美国文化中,我怎么也无法学习或模仿的,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乐在其中”的态度,用美国人的说法,就是“have fun(玩得开心)”。

虽然我对美国人的许多价值观颇为不以为然,但对于美国人在任何事情上都试着“have fun”的态度,非常羡慕。这里说的“have fun”,不是那种狭义的、出去玩的那种玩乐带来的乐趣,而是泛指无论在休闲玩乐的活动中,还是在正经严谨的学习或竞赛中,美国人似乎都能尽可能地乐在其中。

我时常会去现场观看NBA比赛,球赛结束后记者经常会去采访球员,我发现大部分球员的谈话中都会说到类似“我们只不过是出来玩玩而已”这样的话。记得在看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时,许多参加各种赛事的美国选手,不论在赛前还是赛后接受采访时,几乎都说他们是来“have fun”的。这些人真是不可思议,奥运会这种令人紧张的比赛,居然还能当做是乐趣,要是我,早就呼吸困难、冷汗直冒、心脏病快要发作了,只盼望比赛赶快结束赶快赢,哪儿有什么乐趣可言!

不是只有以脏功能强健的少数美国人才能“have fun”,即使是普通人也一样能在任何事情,包括一些我们觉得跟乐趣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中“have fun”。我注意到,美国人朋友之间在聊天时,当一个人谈到自己的工作或是参与的某些事务时,另一个人通常都会问:“你做得开心吗?”“have fun”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记得,在费城读研究生时有一堂设计课,我做了一堆对设计没有帮助的模型,心想肯定会被导师臭骂一顿,不料他看了我的模型,只问我:“你做得开心吗?”我愣了一下,点点头,因为我在做模型时的确很高兴,老师的回应是:“很好,只要你做得开心就好。”在西雅图的事务所工作时,每次接到新设计任务,即使有些是我认为无趣至格的设计方案,但在新的工作团队组成时,同事也总是会说:“我们要有很多乐趣了!”上个学期我修的一门课,老师在发给我们期末考题时说:“我希望你们考得愉快!”

习惯了对许多事情都持保留或中庸态度,我刚开始接触这种现象时,总认为美国人很假,喜欢假装做任何事情都很有趣,对于美国人总是以乐趣的多少来形容任何事情,很不以为然。但对其认识越深,越发现这真是深植于美国人心中的价值观,美国人的确相信做任何事情该“have fun”,但这绝不意味不认真地边做边玩,或以玩乐心态做事,他们是以享受过程的心态来做任何事。所以,即使是紧张的比赛,球员也能以享受竞争的方式来参赛。另一方面,有了这种态度,即使是最无趣的工作,也可以激发人认真敬业的精神,让人乐在其中。

为什么我们的神经永远这么紧绷?为什么我们不懂得?也许是因为我们做事时,尽义务交差的成分占的比重更大,目标的达成永远重于过程。我们不懂得享受工作过程,因为目标太重要,于是忽略了自己在过程中的感受。所以,我们读书的为了考上好学校,念好学校是为了找好工作,找好工作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赚更多的钱是为了下半辈子过好生活,最后又怎么样呢?辛苦一辈子只为了达到阶段性目标,却不愿多花一点时间来享受生命过程。

移民美国很多年了,我无数次看到从事清洁、搬运或驾驶等我认为会让人叫苦连天的工作的美国人,面带微笑、乐在其中地尽责工作。记得前年我工作得不快乐时,听我诉苦的土生土长的美国人都说:“工作最重要的就是‘have fun’,如果不能‘have fun’,那你为什么要一边抱怨,一边又继续做下去呢?”

本文及配图均为MBT自媒体用户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

热点新闻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10

 

获得拼图4号卡片

此拼图还差3张,继续努力哦!

查看拼图

+0

您阅读这篇资讯很久了,阅读其它资讯可获得更多奖励哦!
阅读其它资讯可获得更多奖励哦!

快去发表评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