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你自豪
- 健康教育
2021-12-21 16:44
订阅
大多数人相信夸奖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让他们有安全感。但是,实际上,夸奖也可能导致孩子的紧张和行为失当。为什么会这样?有的孩子经常会有针对家庭成员的破坏性愿望,当父母跟孩子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时,他可能无法接受,因为他对自己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在他自己看来,他希望妈妈消失,或者希望哥哥下个星期在医院里度过,这样的他可没法说是“好孩子”。有时,受到夸奖越多,他的不端行为反而越多,因为他想显示出他的“真我”。父母们经常说就在刚刚夸了孩子乖之后,他们就开始变野了,好像就是为了反对赞扬似的。行为不端可能是孩子对于自己的“公众形象”表达自己的保留态度的一种方式。
如果孩子被称赞聪明,那么他很可能不大愿意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这种情况并不反常,因为他们不想因冒险而失去高分。相反,如果对孩子付出的努力进行夸奖,那么他们可能对于艰难的任务更加坚持不懈。
所以,称赞前应明确以下几点:
(1)称赞会令人满意也可能会令人不快。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使用。使用强效药有一定的标准,需要谨慎小心,要注意时间和剂量,否则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称赞也适用同样的规则。最重要的一条规则就是:只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夸奖他们的品格和人格。
当孩子打扫了院子之后,夸奖他说“你辛苦了”或者“院子看上去多么棒啊”,这样的评论是平常的、自然的;而夸他是个多好的人却与这件事几乎毫不相干,也不适宜。赞美是让孩子看到他的成绩的真实情况,而不是对他的品格进行品评。
下面就是一个让人满意的有关称赞的例子:
八岁的朱莉很努力地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了,妈妈对她的努力和成绩表达了感激和欣赏。
妈妈:“现在屋子好干净啊,看着都开心。”
朱莉:“它现在很漂亮。”
妈妈:“你愉快的笑容告诉我你很自豪,谢谢你,亲爱的。”
朱莉:“不客气。”
朱莉妈妈的话让朱莉为自己的劳动感到高兴,为自己的成绩感到自豪。晚上,她迫切地希望父亲早点回来,好向他炫耀一下干净的屋子,以再次重温因出色工作而产生的自豪。
与此相反,下面这些对孩子品格的赞美之词是无益的:
“你真是个好女儿。”
“你真是妈妈的好帮手。”
“没有你,妈妈该怎么办呢?”
这样的评价可能会吓着孩子,让他们感到不安。女儿可能觉得自己离一个好女儿还差得远呢,配不上这样的称赞。因此,她可能会决定马上减轻自己的负担。当一个人听到别人赞美自己出色,像天使一样可爱、慷慨大方、谦恭有礼时,她会觉得需要否认部分赞美。在公共场合,她无法站起来说:“谢谢,我接受你的赞美,我是出色的。”在私下场合她也无法这么说,因此她必须拒绝这样的赞美。她无法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是出色的”“我是很好的”“我是坚强的”“我是慷慨的”或者“我是谦逊的”。
(2)学会称赞的步骤。称赞包括两个部分:我们对孩子说的话,以及孩子听了我们的话后在心里跟自己说的话。
我们的话应该明确表明,我们很喜欢、很欣赏他们的努力,帮助、体谅、创造或者成就。我们的话应该能让孩子对自己的品格有一个现实的看法。
八岁的肯尼帮他父亲修补地下室,其间他搬运了一件很重的家具。
父亲:“工作台很重,搬起来很吃力。”
肯尼:“但是我搬运了。”
父亲:“那需要很大的力气。”
肯尼:“我很强壮。”
在上面这个例子里,肯尼的父亲只是对工作的难度做了评价,是肯尼对自己的个人力量得出了结论。如果他父亲说:“儿子,你很强壮。”肯尼可能会回答:“不,我并不强壮,班上比我有力气的男生很多。”
当我们希望孩子开心时,通常就会称赞他们。可是为什么当我们对女儿说“你很漂亮”时,她会否认呢?为什么当我们对儿子说“你非常聪明”时,他会很尴尬地走开呢?是我们的孩子太难取悦,甚至连赞美都对他们不起作用了吗?当然不是。最可能的原因是:我们的孩子跟大多数人一样,对于赞美他们品格、身体或精神的话不知如何反应。
(3)孩子不喜欢被评定。如果每个月末,宣称爱我们的人给我们一个评定,我们会怎么想?“如果你得了A+,我就会很爱你;如果你得了A,我就亲你一下;如果你得了B,我就拥抱你一下。”听了这些话孩子会感到心烦意乱、情绪低落,而不会觉得被爱。
比较好的方法是:表达中要充满欣喜和赞赏,言辞中要传达对孩子的努力的认可和尊重。
莱斯特的妈妈一下午都在看儿子打橄榄球。比赛结束后,她希望告诉儿子她对他技术和成绩的赞赏,她详细描述了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景:“今天下午看你打橄榄球我很开心,特别是最后十分钟,你看到了一个得分的机会,你从防守的位置一直跑到场地的另一端,打进了致胜一球,你一定觉得自豪极了!”
她加上了一句“你一定觉得自豪极了”,因为她希望孩子能培养内心的自豪感。
称赞的时候要作明确、详尽的描述,这需要一点努力才能做到。而孩子从这些信息和赞赏中得到的效益,远比从那些对品格的评价中获得的要多得多。
本文及配图均为MBT自媒体用户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
热点新闻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