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最大努力做事

健康教育
2021-12-23 17:57

订阅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因此,要培养孩子成为强者,父母首先要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孩子实在太小,有些事做不了,父母代劳一下情有可原。但是,当孩子力所能及时,父母应该教他们如何做好自己的事。

要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品质,首先就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动手做事的良好习惯。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父母要尽量让孩子学着去做。如早晨起床以后,可以安排孩子扫扫地,晾晾鞋子,洗洗手帕、袜子等;还可让孩子参与择菜、择葱、剥蒜、洗姜等做饭类的家务活;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后,可以叫孩子送条毛巾手擦汗、倒杯水喝、打点水洗脸、拿把扇子扇风,搬椅子让爸爸妈妈坐着歇会儿,等等。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不要一味包办,要先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孩子确实没有能力解决,也不要直接帮助孩子做,应该给他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当孩子不会拉拉链时,父母不要直接帮他们拉上,而应教他们一些能帮他们拉上拉链的动作。虽然父母替他们扣扣子、拉拉链会使这些事更快做完,但若给孩子时间来练习与掌握这些技能,则可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

孩子刚开始动手做事时,可能会显得有些笨手笨脚,甚至会把事情弄糟,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呵斥孩子,而应该耐心地把动作解释清楚并做示范,让孩子看得懂听得清,然后再让他们练习。大多数孩子胆子都小,做事前可能会有顾虑——怕把事做砸了。这时,家长要及时给孩子树立坚定的信心,打消孩子的顾虑。这样,孩子以后就会大胆做事了。

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曾说:“人应该有探索,有追求。这些都要从培养独立性和主动性做起。”想让孩子独立自主,就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弱者来看待。父母能干,培养出的孩子未必能干。爱孩子当然没错,可是爱有很多种方式,选择正确的方式很重要。

让孩子独立和爱孩子并不矛盾,不要舍不得放手,不要一厢情愿地心疼孩子。爱他,才更要让他学会自食其力。其实,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脆弱。

周末,刚吃过晚饭,方倩带着六岁的女儿小玖到小区旁边的夜市闲逛。突然,小玖就像被什么东西粘住了一样,站在原地不动了。方倩一看,原来她正盯着一个笼子里的小白兔。方倩催小玖到别的地方看看,但小玖开始大吵着要方倩给她买那只小白兔。

看着小白兔那可爱的样子,方倩开始动心了。但一想到自己上班那么忙,还要抽出时间照料小白兔,她又犹豫了。聪明的小玖似乎看出了妈妈的心思,露出恳求的更次地妈妈说,自己会照顾小白兔。最后方倩只好向女儿投降。

把小白兔带回家后,小玖很积极,又陪小白兔玩,又喂它吃东西。

但仅仅过了一个星期,小玖就不愿意照顾小白兔了,觉得照顾它太麻烦了。于是,方倩每天下班之后,在自己已经累得不行的情况下,还要帮小玖照顾小白兔。方倩开始有些后悔给小玖买小白兔了……

其实,方倩的错不在于给小玖买小白兔,而在于把本应由小玖承担的责任揽了过来,这不仅让自己很累,而且失去了一次培养小玖责任感的机会。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应该是家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责任,就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会同时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比如,方便在公司是会计,她的分内工作是会计工作,她承担的责任就是把会计工作做好;在家里,方倩是小玖的母亲,照顾好小玖也是她应承担的责任。买小白兔是小玖提出来的,小玖是小白兔的拥有者。作为拥有者,小玖在享受拥有小白兔的特权时,就应该照顾好小白兔,她必须承担起照顾小白兔的责任。因此,方倩应给小玖创造由她自己负责的机会,以培养小玖的责任感。

对于孩子来说,责任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素质,它是提高孩子承担能力的“催化剂”。有责任感的孩子,会自觉、自爱、自立和自强。可以说,责任感是孩子走向成功和幸福人生的必备条件之一,而缺乏责任感的孩子成年后会遭遇很多困难。

尽管孩子现在还小,但他总有一天要进入社会。孩子成年走向社会后,将要承担许多社会责任:作为儿子(或女儿),他(她)有责任让自己的父母安度晚年;作为父亲(或母亲),他(她)有责任让自己的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作为丈夫(或妻子),他(她)有责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些责任,不存在想不想承担的问题,而是必须承担。

但是,现在有相当多的家长不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他们不知道,自己为孩子做的很多事情,本应是由孩子去做的。可能因为家长太忙,也可能因为缺乏相应的经验,总之,有很多家长不愿花时间去训练孩子,让孩子学习做一些他们国所能及的事情。像方倩这样,一看到小玖不愿意照顾小白兔了,为了省事,就把照顾小白兔的活儿揽了过来,从没想过要让孩子通过动手来增强责任感,其实这对孩子是不好的。

家长的责任,不是包揽孩子的一切事情,而是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基本的社会生存能力。只有这样,当孩子长大成人,走向社会之后,才能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成功和幸福的人。因此,家长一定要牢记一条原则: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情。

家长包揽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会剥夺孩子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孩子缺少获得成就感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形成孩子责任感的关键。不仅如此,家长包揽了孩子的事,会让孩子认为自己需要家长的照顾,并且理应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样一来,孩子永远不可能形成自己的责任感 。

当家长把孩子培养成“小皇帝”之后,孩子就习惯了家长为自己服务,而不会替家长分忧。如果家长不能为他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就会认为不公平,会认为家长“欠”了他;当家长拒绝照顾他时,他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

方倩可以采取“情商四步法”来处理小玖不肯照料小白兔的问题。

第一步,发挥情商中识别感情的能力。当小赘言产自己照料小白兔很烦的时候,方倩应压下怒火,认识到小玖是因为不熟悉小白兔的生活习性或学习任务繁重而不愿意照顾小白兔的。

第二步,发挥情商中理解感情的能力。虽然小玖缺乏耐心,不肯照料小白兔,方倩还是应向小玖表示自己的理解,可以说:“妈妈理解你的感受,你现在学习确实很累。照顾小白兔会让你有点烦。”这种理解并不表示认同小玖的行为,而是表示自己理解小玖现在的感受。

第三步,发挥情商中利用感情的能力。在方倩表示了自己的同情和理解之后,基本能够消除小玖的抵触情绪,这时,方倩应和小玖说:“但是,当初是你决定买小白兔的,你是它的主人,你享受了小白兔带来的乐趣,就应该同时承担起照料小白兔的责任。这是你身为主人的责任。”如果方倩是以尊重的态度和真诚的证据跟小玖交流,那这时小玖肯定愿意接受方倩讲的这些道理。

第四步,发挥情商中调整感情的能力。方倩讲完道理后,就应针对小玖的实际情况帮她解决问题,可以和小列一起制订“时间分配方案”,合理分配时间。在与小玖交流时,方倩可以询问小玖对照料小白兔还有什么想法,打算怎么办以及如何照料小白兔等问题。

本文及配图均为MBT自媒体用户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

热点新闻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10

 

获得拼图4号卡片

此拼图还差3张,继续努力哦!

查看拼图

+0

您阅读这篇资讯很久了,阅读其它资讯可获得更多奖励哦!
阅读其它资讯可获得更多奖励哦!

快去发表评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