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神童与曹冲齐名因何而死
- 健康教育
2022-02-20 18:36
订阅
刘表有个别驾叫刘先,荆州整体投降曹操后,刘先被任命为尚书,后来担任了魏国的尚书令。刘先有个外甥叫周不疑,可以说是因为刘先才能够引起曹操的重视而出名,但到了后世名气却比舅舅大。周不疑和曹操的儿子曹冲都可列入神童一类,后来周不疑为曹操所杀。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杀了这个小小年纪的人呢?
刘先字始宗,零陵郡人。史书说他博闻强记,明习典故。刘表入主荆州后,为别驾。汉献帝到了许都,刘表派遣刘先去见曹操,当然名义上是去朝见皇帝。刘表曾经有当皇帝的意图,其行为就是进行“郊天地”。在很多人的一次聚会上,曹操问刘先:“刘牧为何郊天地?”刘先回答说:“刘牧是汉朝廷的肺腑大臣,又处在一州主官的位置上,而遭受王道未平,群凶阻塞道路,抱着玉帛不能够贡献,写好了章表也不能送到皇帝面前,所以他才以‘郊天地’这种方式,来表示自己的赤诚之心。”曹操问:“谁是你说的群凶?”刘先说:“抬起头来看看到处都是。”曹操说:“现如今我有熊罴之士,雄师十万,奉皇帝的诏令讨伐,谁敢不服从?”刘先说:“汉朝已经非常衰弱了,老百姓更是穷困憔悴,根本就没有忠义之士,真正拥戴汉天子,使天下平和安定,而是都在拥兵自重,还说都不如自己,实际上不过是像智伯一样罢了。”曹操沉默不语。
刘先说刘表“郊天地”是表示对汉家的忠诚,实在是有点儿强词夺理,但他把曹操比作是智伯,揭穿了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真面目,实则是说他曹操也不比刘表好到哪里去,也不失一个使者的气节。或者说,他很好的完成了刘表给他的出使任务。曹操暂时不能把刘表怎么样,就任命刘先为武陵太守。官渡之战,刘先和韩嵩、蒯越等人都劝刘表归附曹操,刘表犹豫不决,就派了从事中郎韩嵩出使许都,以观察曹操的虚实。刘表去世后,刘先也是劝刘琮投降的重要人物之一,被曹操封侯。刘先先是被任命为汉朝的尚书,后被任命为魏国的尚书令。
周不疑是刘先的外甥,也是零陵人。正是因为刘先任职京都,周不疑被曹操所了解。《先贤传》说周不疑有特别的才能,聪明、机敏。达观,曹操想把女儿嫁给他,周不疑不敢接受。曹操最爱的儿子是曹冲(字仓舒),很小就聪明有智慧,说他和周不疑不相上下。曹冲死了,曹操心内忌惮周不疑,想杀了他。曹丕劝谏曹操,说这样不好。曹操说:“这个人不是你能驾驭的了的。”于是派刺客将周不疑杀了。周不疑死时十七岁,著有《文论》四首。小小年纪就有著作问世,确实不简单。
看起来,曹操杀周不疑,似乎是怕下一代驾驭不了这个人,仔细想想,这个原因又非常的牵强。现在的人都说司马懿让曹操忌惮,为什么曹操没有找理由杀了他?要讲能力,家族势力,周不疑恐怕比司马懿还差的很远很远呢!又或者说,曹丕驾驭不了,曹冲就能驾驭得了吗?三国时期会写文章的人多了去了,建安七子,曹操为什么没有一个个的全部杀了?还有两个人需要说一下,杨修和祢衡。杨修被杀不是因为他文章写得好,而是他们本就不属于一个政治集团,而杨秀又偏偏介入到他的家庭事务,也就是决定未来接班人的敏感问题。祢衡文章写得更好,恐怕是比周不疑还要好,曹操不但没有杀他,而是把他送给了刘表。就刘表那个性格来说,肯定不会一怒之下就杀人的。至于后来祢衡被黄祖所杀,那不关曹操什么事。曹操不会预料到黄祖会杀祢衡,谁的问题归谁,不需要东扯西拉的太远。
那曹操为什么要杀周不疑呢?最大的可能在于,周不疑拒绝婚姻。封建社会的帝王,当然有以联姻来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巩固自己统治的意图,但更不可否认,在上者对于在下一方来说,那不是联姻,那叫赐婚。周不疑不是张绣、孙权,周家还没有那个资格。所以,周不疑的“不敢当”,在曹操来说就是不识抬举。反过来也是,这对曹操来说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当场打脸。曹操是帝王吗?这时候皇帝也得看曹操的脸色行事,你说他是不是帝王?一个帝王说出来的话你都敢驳回,这不是找死是什么?因为你不是办不到,而是不想办。还有就是,曹操想嫁女,肯定是具体到了某一个,如果就这么算了,那让这个女儿的脸面往哪儿搁?这不是人人都争着抢着的想娶,而等于是被人丢弃了。古代婚姻为什么要有“媒妁之言”?既然是“父母之命”,那两家父母一说不就成了吗?实际上媒人最大的作用就是两家父母之间的缓冲器,如果有一方不同意,从媒人这儿一停,谁都不伤和气。当然,曹操家的儿女用不着媒人,也没有人敢主动当这个媒人,所以他吃了瘪,也因此而恼羞成怒也是情理之中。但以这件事杀人毕竟说不过去,所以对内说下一代人驾驭不了,对外就采取非正常手段。周不疑不存在了,这个女儿就不是“弃子”,仍然是待字闺中的金枝玉叶。
当然了,曹操因为丧失爱子,乱了心智的可能性也有,但看他的理由和手段,总感觉不会仅仅是一方面的原因。
本文及配图均为MBT自媒体用户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热点新闻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