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吹牛

健康教育
2022-04-27 17:19

订阅

和几个号称中国通的美国人在一起谈幽默是很有意思的。许多中国人都在不断说,中国人缺乏幽默感。我自己也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倒是美国教授不同意。他们对中国的相声和民间笑话简直着了迷。一个叫克罗斯的教授拍拍我的肩膀说,其实你自己就很幽默。按照美国权威的幽默理论,你只要再放松一点,就可以进入不同凡响的幽默境界。我问他什么叫做放松?他说就是不要谦虚,要敢于吹牛。

不久以后,福州大学请我去演讲,同一时间有一个青年歌手大奖赛,在我演讲的会场对面。但是我的时间表已经排满,无法更改,对方又不愿取消。逼得我只好按原定计划前往。

车子开进校门,远远看到外面围了一些人。可是会场里面的座位却空了不少。这时,我多少有一点发怵。我的自尊心,是多么脆弱呀。我一边往会场里走,一边想:这些站在门外的家伙是我最大的敌人。他们的动摇性最大。只要我开头几句话抓不住他们,他们纷纷离去的脚步声就足以动摇会场里的听众的注意力,弄得他们交头接耳,东张西望,把会场中聚精会神的气氛迅速瓦解。这自然会打击我的自信,最后只能是惨败而归。

我想起了克罗斯教授的理论:放松,吹牛。

我灵机一动,干脆放开最大吹。首先把那些个站在门外的动摇分子镇住。这时突然从遥远的记忆宝库之中,冒出了一串话,那还是在30年前,我还很年轻的时候,从一本书中读到的。这是一个著名的将军讲的一段话:

“一上战场,就横下一条心,老子今天就死在这儿了,完蛋就完蛋。”

在当时,我觉得只要把“战场”改成“讲坛”,“死”字改成“吹”字,就再恰当不过了:“一上讲坛,就横下一条心,老子今天就吹在这儿了,完蛋就完蛋!”

这么一想,我不但不紧张了。反而镇静下来,而且灵感也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了。

沉吟未决的几种开场白不翼而飞,我的嘴巴不由自主地吹了起来:

“今天,我走进会场的时候,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要特别感谢那些站在门口和走廊里的同学。因为他们是用肢体语言给我鼓气,宁愿站着,也要听我老头子讲完。而且,他们是经过慎重选择的:在老头子的美和少男少女的美之间,他们选择了老头子的美;在说的和唱的之间,他们选择了说的。因为他们相信:说的一定比唱的好听。”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满场就欢腾起来。掌声真像一位台湾诗人所写的那样“像鸽群四起”。而那些站在门外的动摇分子,也笑着拥进了会场。一些被掌声和笑声吸引过来的大学生,只好挤在门外,有的就爬到了窗台上。

一种和谐的气氛形成了,台上和台下互相交流互相鼓舞的情境被创造出来了。以后,哪怕是我的一举手,一投足,一扬眉,乃至一次偶然的口吃,都引起了热烈的掌声和笑声,我的自我感觉达到了一种状态。真是如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描述的那种“高峰体验”。在我记忆中,那是我几十年讲课、演说生涯中最幸福的享受。

后来,我把这个经历告诉了克罗斯教授,感谢他给了我这样有用的幽默理论,给了我这么精彩的启发。

他笑了笑说,其实他应该感谢我。因为他观察过我,每逢我认真严肃地讲话,总是很枯燥,很平淡。而每当我和好朋友在一起高谈阔论,吹牛,骂人,造谣,放炮,我的语言就特别有趣,更变民特别生动。

“其实,”他拍拍我的肩膀,“美国也根本没有什么吹牛构成幽默的理论。”

本文及配图均为MBT自媒体用户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

热点新闻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10

 

获得拼图4号卡片

此拼图还差3张,继续努力哦!

查看拼图

+0

您阅读这篇资讯很久了,阅读其它资讯可获得更多奖励哦!
阅读其它资讯可获得更多奖励哦!

快去发表评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