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一票
- 健康教育
2022-09-05 15:59
订阅
投票作为贯彻民主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决议是体现多人意志的,而具有戏剧性的是多数人这个概念有时是通过一票的差距体现的,而这一票有时便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意义,它能对一个国家的历史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中,国民公众会对是否处死国王路易十六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结果387票对334票赞成死刑,但有26票赞成票是以给予特赦决条件的,条件得不到满足它们将转为反对票。实际对比为361票对360票,如此看来,仅仅一票决定了国王路易十六的死刑。路易十六被处以死刑后引起了欧洲各君主国对法国革命的干涉,从而把法国革命推向了恐怖的雅各宾专政时期。在当时,若能在保留革命果实的前提下避免外国的干涉是最理想的结局。在路易不被处死的条件下,事实上是可能实现的。
美国奴隶制建立之日起就遭到热爱自由的人民的普谴责,他们为废除奴隶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美国独立战争就是一个良好的时机。杰斐逊是一个坚定的废奴主义者,他在起草《独立宣言》时,就谴责了英国可耻的奴隶贸易,但由于南方奴隶主的反对,在《宣言》通过时删掉了此段。1782年,杰斐逊提出了关于西北领土的治理法案,试图在所有行将加入联邦的各州一律废除奴隶制。这个影响重大的方案因一票之差而被否决了。奴隶制在此后继续发展,与北方的工商业资产阶级终不相容,引发了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杰斐逊在极其失望中写道:“一个普通人 的一张票就可以防止这种令人深恶痛绝的罪恶在新开发的国土内蔓延。我们看到,千百万未出世的小生命的命运系于一个人掌握的那张票上。然而达样一发千钧的时刻里,苍天却默默无言。”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后,拿破仑三世的帝国彻底崩溃。法国成立了一个临时政府,在新宪法产生之前治理国家。同年,法国进行了国民立宪会议的选举,结果有约五百名君主派分子和二百名共和分子当选。选举后很快发生了巴黎公社事件,使国内的保守政治情绪进一步加强。君主派虽然是显而易见的胜利者,但其内部围绕着由波旁家族还是由奥尔良家族出任国王问题意见不一。这一僵局最终于1875年被打破,法国通过了以一票之优势确立的一系列基本法律,宣布法国为共和国,是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918年捷克和斯洛伐克在脱离奥匈帝国统治后取得独立,组成了联邦国家。1992年11月25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就国家问题进行表决,结果以一票之优势通过了《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终止法》。据此,1993年1月1日,国家正式分为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当然,我们不应夸大这一票的历史作用,毕竟有超过半数的对立面的存在,这说明那样民有强大的社会基础和理由。按照马克思的理论,这也说明历史条件尚不成熟。但这一票仍让人感慨不已,一票的转向本身又有多少偶然性在里面。一票,有时真的可以改变历史。
本文及配图均为MBT自媒体用户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
热点新闻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