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菜谱
- 健康教育
2022-10-03 19:35
订阅
曾经以为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有两种:用来分享的,或者,需要争抢的。
把这两种最好吃的食物综合在一起的,是童年时代的冷餐会。一年一度的儿童节,每个小朋友都要从家里带两个菜,一个班级五十多人分成四组,每个小组把桌凳拼成可以围坐在一起的餐桌,所有人都拿出家里平时烧得最好吃的菜,摆在桌上。
班主任语重心长的训话常常额外增加我们的饥饿感,面对着满桌美食却不能马上开支还要听什么“未来属于认真学习的小孩”之类的话,心里只能暗暗盘算待会儿如何在大家一起扑食的时候抢到自己最想吃到的那几个菜。终于唱完了少先队队歌,听完了广播里的校长讲话,熬到了班主任讲话的最后一句:“大家开始吧!”
如何形容那时的心情,眼前的美食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值得奋不顾身的事物。用手用叉用筷用勺,又混乱又热闹的场面相当惊人。现在早已不记得自己当时抢到了什么,那些普通菜肴,为什么能激发我们那么大的热情?至今于我依然是个谜。
后来读了大学,没有人会热爱食堂。所以我有固定的一帮饭友,周末一起去学校周边的小店打牙祭。但是周一我们却喜欢去食堂,因为我们都从家里带了菜。芳姐经常带的是黄瓜炒蛋,筝筝常常带美味新鲜的虾。我总是喜欢带我爱吃的竹笋红烧肉。所以每个周一我们都可以分享到三个以上家里的菜。家里的菜从来不会经受所谓戏剧性的分享。从前隔壁寝室的女生被男孩子追,那男孩子就设计在深夜送了一个披萨给女孩整个寝室的人吃,为自己大大加分。这份浪漫的食物,存了讨好的心意,那里的我们称那披萨是痴心披萨。那里的我们,哪里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痴心。
家里的菜,我是好久没有吃了。这次回家过寒假,每日醒来,厨房的桌上总放着这样的字条:
岚岚:
1.小笼包吃之前再蒸五分钟。
2.馄饨在冰箱上面的盘子里,煮的时候,一定要等馄饨浮起来才能吃。
另,用蒸小笼包的锅子下馄饨。自己冲一点鲜汤。
这是妈妈给我写的菜谱,她如果外出就会给我留条,为我准备好材料,给我指点,比如“牛奶要热一热再喝”,或者“饺子在冰箱第二格里。”
这样的菜谱,她写了十多年了。要怎样的心意和情意,才能让她比门前一直惦记着这个还在睡懒觉的女儿?其实她不写,我也找得到这些馄饨或者小笼包。但是于她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世界上最痴心的是那些叫做“妈妈”的人,她们对孩子,有着毫无要求、从未犹豫和变动过的痴心,这是她们做菜时候的最好作料。所以冷餐会的饭菜那样好吃,所以周一的家常菜让人一直记忆犹新,所以我时刻惦念着家里的菜。那些不存任何讨好的食物,因为做菜的人觉得理所当然,所以格外珍贵。若不去领会这分关怀,便是辜负了它。
或许世上最好吃的食物只有一种,用那一片无条件的痴心做成的美味。那片情意,懂的人才能领受。
本文及配图均为MBT自媒体用户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热点新闻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