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订短期计划

健康教育
2022-12-09 17:51

订阅

计划就像一张建筑图纸,我们竭尽全力把它画得精美,在执行的时候却总会发现有些部分画得不合理。想要建一幢梦幻的城堡,得到的却是一间简陋的草屋。我们总是强调学习要有计划、有条理,大家或多或少地也都为甘苦任务或在某段时间做过计划,那么,我们的计划究竟是在哪一步出了问题,才会使结果与愿望相差甚远呢?

小蓓就是这样一个“计划女孩”,无论是考试还是假期旅行,她都会制订一份面面俱到的计划。她有一本厚厚的计划册,专门用来制订计划,比如“学期计划”“期末兑现计划”“假期旅行计划”……

计划虽然多,但是实际执行、完成的却少之又少。

小蓓的妈妈总是这么评价她:“纸上写着想要走十万八千里,脚下却连家门都没走出去。”

我们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远大的目标在头脑中仿佛唾手可得,现实里却与目标相隔千万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我们有时是不切实际的“大梦想家”,设定的目标太过脱离现实,虽然制订出的计划详细且完备,可是受我们现有的能力水平和实际情况的制约无法实施;再如目标与计划都比较贴近现实,可由于计划周期太长,我们没有耐心坚持下去;还有一种情况是计划过于精细,让我们失去了乐趣和自由,我们会厌恶、抗拒,自然就不会去实现它。

这时就不得不提到合理地制订短期计划的妙处,一个贴近实际的短期计划具有周期短和灵活性强两大特征。第一,计划周期短不会过度消耗我们的耐心,每一天都有相应的任务,这样我们就不会认为“前路遥遥无期”,更不会像执行长期计划一样拖延,抱有“偷懒一天也不会影响什么”的想法;第二,短期计划能很明确地让我们看到每天的任务完成度,从而灵活地调整计划。

如果你也是一个“计划男孩”或“计划女孩”,那么不妨试一下,从实际出发制订短期计划,或许这一次你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而在讨论如何制订短期计划之前,我们还要做一项准备工作:给自己无法实行计划的原因进行明确的分类,是因为计划本身不切实际,还是自身缺乏耐心,或者是厌恶被计划束缚,还是有其他的心理原因。找到根源,我们才能更好地制订计划。

比如小蓓,她的原因比较特殊。她以前并不喜欢做计划,小蓓认为只要清楚记得自己的最终目标,心里有一个大概的步骤,一步步地去做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计划写下来贴在眼前。所以她妈妈总是说小蓓做事情没有条理,觉得她做事太散漫。

小蓓上高中以后,每天都被逼着做一个“有计划”的学生。妈妈每天都要待在小蓓的房间里陪着她一起先做完作业再做学习计划,美其名曰“怕她不知道怎么学习”。小蓓觉得妈妈的行为令她感到窒息,就像她是一个什么都做不好的三岁小孩,需要被妈妈监视才能学习一样,这使她非常反感。

想要不继续被妈妈严密监督,小蓓只能按照妈妈的要求来做。为了让妈妈相信自己可以好好学习,小蓓的计划表做得越来越细致,从最初几分钟做一份简略的计划,逐渐发展到用一小时做一张详细的计划表。

后来小蓓的妈妈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着她学习,小蓓却习惯了做计划表。她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制订计划,执行的时间却变得很少,计划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

从表面看,小蓓的问题是由错误的计划方式导致的,她没有分清制订计划与执行计划哪个更长重要。但究其根源,不外乎两方面。小蓓的妈妈在小蓓刚升入高中时过度焦虑,她的“教育焦虑症”使她害怕女儿学习跟不上,担心女儿盲目学习,没有轻重缓急,所以她才会强制要求小蓓制订学习计划;而小蓓很抗拒母亲的做法,为了摆脱监督,就开始盲目地制订计划。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就是让小蓓正确认识到自己为什么要做计划,让她明白计划是为了帮助自己学习,而不是计划优先于学习。就像一句谚语所说的——“要做事,但不要做事务的奴隶”,我们制订计划是为了帮助我们达成目标,而不是为了将大部分的时间都浪费在制订计划上。

做完了这项准备工作,我们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合理的短期计划了。

第一,短期计划要有可行性。一个学习计划如果建在“云端之上”,也就没有了执行的可能。

比如我要准备期末考试,我的计划是一个月复习完、半个月复习完,还是一周复习完?如果我原有的知识基础非常好,那么空出一周的时间用于复习,绰绰有余;如果我上课走神、睡觉、在书上给老师画肖像,知识基础非常差,那么用一个月复习也未必能准备好。假设后者计划在一周内复习完所有知识,那么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就非常低,我就更不想执行计划,因为我知道“反正也做不到,还不如吃好喝好等着考试”。

简而言之,可行性就是说这个计划一定要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是我们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

第二,计划不求够详细,只求够明确。

明确的计划是指,比如多在双休日要做六科作业,每科都有一张卷子,从时间上划分,我可以上午、下午、晚上各做一张卷子,周六周日两天刚好可以做完六张。这时,在我的计划中,就可以将不同类型的科目试卷穿插着做,比如在两门理科卷子中间穿插做一张语言或英语卷子,周六的计划为上午物理、下午语文、晚上生物。我们能够明确地知道自己在某个时间段应该做什么就可以了。

而过度详细的计划看似面面俱到,实际上除了浪费时间以外毫无意义。因为如果我们要制订非常严密的计划,就要将时间精确到分钟,比如周日上午八点到八点一刻做半面数学卷子,如此循环往复。对照着钟表,在计划表中标注从某时某分至某时某分,做某科目试卷的第某某题至第某某题,就像小蓓一样,用一小时做一张计划表,不仅浪费了太多时间,还会因为计划太过精细严密而使人不愿意去执行。就像蜘蛛结网的目的是捕食,但是在一个捕捉不到食物的角落里把网编织得再大、再精美,又有什么用处呢?

第三,注意短期计划的灵活性,留出一小部分调整的时间。

假设我们完成两页练习题需要一个半小时,那么最好留出两个小时做练习题,多出来的半个小时可以使我们不被其他事件打乱计划。比如吃晚餐、家里来了客人叫我们过去聊天、父母让我们帮忙做某件事情……半个小时足够弥补做这些事情所花费的时间。如果没有其他事情打扰,那么多出来的这半个小时就可以奖励自己用来休息或娱乐。

第四,在制定短期计划的过程中要分清轻重缓急,而不是完全根据任务的难易情况或个人喜好安排先后顺序。

比如我们在三天小长假中要完成很多学习任务,有一张试卷的题目很难,并且我们不喜欢那个科目,有一张试卷的题目简单,并且是我们喜欢的科目,你会怎么安排这两张试卷的顺序呢?是按照难易程度排序,还是按照喜好排序?

其实都不对,我们应该做的是明确哪一张试卷的优先级更高。比如老师在假期结束后第一天就要讲的试卷一定要放在前面做,几天后再讲解的习题就可以排在后面做。这样一来,万一我们假期作业差几道题没有完成,也可以在开学后找时间补上,而不会影响我们听课。

最后,给自己制定一个奖惩制度。如果计划完成得好就不要吝啬对自己的奖励,可以送自己一些喜欢的小礼物。反之,如果自己在一个合理可行的短期计划中半途而废或者完成度低、收效甚微,我们就要思考一下自己在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然后给自己一些惩罚。

不过要切记,惩罚并不等于体罚,绝对不要用损害身体健康的方法来惩罚自己。比如你不喜欢吃胡萝卜但并不驿它过敏,就可以让你的妈妈在你计划失败的时候为你做一整天的“胡萝卜宴”,不但记忆深刻,还可能会在“惩罚”中发现胡萝卜的美味,进而爱上胡萝卜,改掉挑食的习惯。

短期计划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有帮助,锻炼身体、练习特长、外出旅行等也可以制订短期计划。完成一个高效的计划,我们就向美好的目标终点迈进了一大步,让我们一起为学习和生活做计划吧~

本文及配图均为MBT自媒体用户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

热点新闻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10

 

获得拼图4号卡片

此拼图还差3张,继续努力哦!

查看拼图

+0

您阅读这篇资讯很久了,阅读其它资讯可获得更多奖励哦!
阅读其它资讯可获得更多奖励哦!

快去发表评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