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碧昂丝和Jay-Z都在卢浮宫博物馆拍MV,里面的名画你都看懂了吗?

英视觉
2018-07-09 17:15

订阅

法国巴黎卢浮宫是很多人艺术朝圣现场。怎样体验才好?必刷三件镇馆之宝? 在外面和玻璃金字塔、或是更硬核的里面的倒金字塔合照?和希腊雕塑一起自拍玩耍?还是一路小跑的全部制霸?这个问题,连和卢浮宫极速约会过三次的 sprachel 也没有想清楚。对于这个连中文导览和英语标签的法国博物馆,我们试下以法国人的视角去看那些令人不自觉便驻足于前的艺术作品,表面的华丽心动背后应该补充什么知识脑洞。

「国家高于个人?」

《荷拉斯兄弟之誓》

Le Serment des HoracesThe Oath of the Horatii

1784雅克-路易•大卫

Jacques-Louis DAVID (Paris, 1748 - Brussels, 1825)

H. 3.30 m; W. 4.25 mDenon wing,1st floor,Daru,Room 75

心动

舞台般的布景和用光,新古典主义典型构图——被拱顶整齐分隔的画面。古希腊雕塑一样完美的人物造型。刚毅笔直的男性对比柔软弯曲的女性。脑洞大卫是法国大革命前后最重要的画家。在卢浮宫,三大件的地位固然重要,但大卫才是法国人心中最重要的那个。他大部分重要作品都在卢浮宫(除了《马拉之死》),绝不可错过。

他师承洛可可风格那位华丽的布歇,后来受普桑影响,向新古典主义发展,并订立19世纪学院派绘画规则。作品作于1784年,即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前夕,描绘了古罗马历史故事荷拉斯家族的三兄弟在父亲面前宣誓效忠于罗马城:为了祖国,不是胜利就是牺牲。

画面的右边,家族中的妇女们沉浸在悲痛之中:荷拉斯长子之妻萨比娜也是古里亚斯家的姊妹,还有卡米耶,她既是荷拉斯家的姊妹,又同古里亚斯兄弟中的一个订了婚。

这幅画隐喻国家至上,个人幸福应放在国家理由之下。当时的法国革命者们主张为祖国作出最大牺牲,试图追溯古代文化,在古罗马历史中找到某些突出的片段来为革命思想服务。

此画原受路易十六委托,大卫却画出了路易十六不想看到的煽动效果。后来他对处死路易十六投赞成票。所以热月政变之后,他被抓进监狱。后来波旁王朝复辟,他更被迫出走比利时布鲁塞尔,最终客死异国。就在这幅作品的斜对面,是他创作的巨幅作品:

「御用美图大师」

《拿破仑一世与约瑟芬皇后加冕礼》

Sacre de l'empereur Napoléon Ier et couronnement de l'impératrice JoséphineThe Coronation of the Emperor Napoleon I and the Crowning of the Empress Joséphine

1804

雅克-路易•大卫

H. 6.21 m; W. 9.79 mDenon wing,1st floor,Daru,Room 75

心动

光是作品的尺寸和熟悉的人物就让人感受到气势。在150个人物中,两位主角自带光环——无论是他们的故事本身,还是因为画家作了光线的处理和高大上的美化。

拿破仑的形象被理想化了,变得更高更瘦,跪在他面前的约瑟芬皇后则年轻了许多。细节看到首饰上镶嵌的宝石闪闪发光,衣物面料柔滑细致。沉浸式的尺寸让你仿佛回到过去。

脑洞

除了自带美颜,就像所有的政治宣传作品一样,在这幅画中也有一些对现实的加工:皇帝的母亲端坐于宝座上,位于画面中间很显著的位置。而事实上她因为生儿子的气而没有出席。历史上,拿破仑是自己将皇冠戴到了头上,因此大卫没有在画中表现他加冕的情节,而是选择了不那么有争议的皇后约瑟芬加冕作为主题。画家本人也有到场,回去“复制”+“美图”出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在同一展厅的尽头,是大卫的得意门生安格尔的作品:

「水蛇腰的诱惑」

《大宫女》

La Grande Odalisque

1814

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 (Montauban, 1780 - Paris, 1867)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

H. 0.91 m; W. 1.62 m

Denon wing,1st floor,Daru,Room 75

心动

线条工整,轮廓确切,色彩明晰,构图严谨,人体姿态美妙却又带点说不出的诡异吸引,帷幔的细节也让人着迷。

脑洞

安格尔是新古典主义画派的最后一位领导人,他和浪漫主义画派的杰出代表欧仁·德拉克罗瓦 (Eugène Delacroix)之间的著名争论震动了整个法国画坛。但他又偏离了这一流派,追求对轮廓、身体的曲线的表现,并根据审美需要对人体构造进行变形处理:如这个宫女的脊椎骨比正常足足多了三块,真是水蛇腰了!

同样,她右乳和左腿与身体的连接都显得十分奇怪——换作现在就是P图露馅了。同身体的变形处理形成反差的是,厚重的蓝色帷幔、头巾或是水烟筒都以极为写实的方式表现。当时的评论家对这样的混合手法无法接受。

然而,安格尔却对现代艺术家产生了极大影响,毕加索(Picasso)就借鉴了他的创造性和解构人体的手法,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特别是下面这一幅:

「毕生功力在此一窥」

《土耳其浴女》The Turkish BathLe Bain Turc1852-1859, modified in 1862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

H. 1.08 m; W. 1.10 mSully wing,2nd floor,Ingres,Room 60

心动

即使你不知道安格尔,也会被这少见的圆形画幅一眼吸引。仿佛是墙壁或门上的洞窥视所见的浴室场景。完美的光线和配色、人体古典姿态美,加上在西方油画中,对比印象派那几位,这幅对东方风情的理解算得上自然了,真是挪不开眼。脑洞这题材是色情作品吗?其实安格尔作此画时已经82岁高龄。画中的二十个人物,是画家自己对创作生涯的总结——理想化的女性身体与东方风格。

他将50多年前画的《浴女》放在画面中央,让她弹奏曼陀林琴。还有很多模特的姿势都能在他以前的作品中找到。安格尔也表示作此画没有使用真人模特。他也没有到过土耳其浴室,灵感来自 Lady Montague 的来信。

这幅作品在多年后才向公众展出,毕加索看到画后深受震动,创作出立体主义最著名的作品《亚维农的少女》。到卢浮宫,必须感受巨幅作品的暴击!接下来两幅就是你不能错过的。

「和蒙娜丽莎面对面」

《迦南的婚礼》

The Wedding at CanaLes Noces de Cana

1563

Paolo CALIARI, dit VÉRONÈSE (Vérone, 1528 - Venise, 1588)

保罗•卡里亚利•委罗内塞

H. : 6,77 m. ; L. : 9,94 m.Denon wing,1st floor,Mona Lisa room,Room 6

心动

这是卢浮宫面积最大的画作。有多大呢,老实说,连去过现场的我都没看到数字那一刻震撼:67.29平方米,比我家面积还大两倍,扎心了。而就在最著名最担流量的油画《蒙娜丽莎》的正对面,而《蒙娜丽莎》高77cm,宽53cm,去到请再自行感受下。

脑洞

这幅风格是“矫饰主义”:即由瘦长的形式、夸大的风格、不平衡的姿势来描绘人类和动物,以此产生戏剧化和强而有力的影像。

作品中包含多处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画面中间栏杆后切肉的屠户、乐师们桌上的沙漏以及下方啃着骨头的狗预示着基督的牺牲。但狗也象征忠诚,即忠诚的基督徒们的信仰可以驱散乌云。

委罗内塞出生于维罗纳,原名保罗·卡拉里,他因为出生地而获得“委罗内塞”绰号,并以此而闻名。他和提香、丁托列托组成文艺复兴晚期威尼斯画派中的“三杰”。

此画最有趣的地方:在画的正中,比耶稣还抢眼的是一队乐队——其实画的是威尼斯三杰本杰:从左到右分别是委罗内塞本人拉高音维奥尔琴,他的学生巴萨诺吹短笛,丁托列托拉小提琴,提香拉低音维奥尔琴。接下来同样巨幅的作品,我们看看不一样的浪漫主义画派。

「仿佛心灵经历暴风雨」

《梅杜莎之筏》

Le Radeau de la MéduseThe Raft of the Medusa

1819

西奥多·杰利柯

Théodore GÉRICAULT (Rouen, 1791 - Paris, 1824)

H. : 4,91 m. ; L. : 7,16 m.Denon wing,1st floor,Mollien,Room 77

心动

画中的美杜莎之筏已到了接近散架的阶段。画面尺寸35平方米,显得十分真实。画中人的尺寸接近真人,前景几具尸体甚至大过真人一倍。离这幅画越近,细节更清,震撼感更强。

脑洞

杰利柯的这幅画在1819年沙龙展出并成为轰动一时的丑闻。这是首次由一位艺术家在没有任何订单要求的情况下,完全出于自发描绘一个当代事件、在巨幅画作中以无名氏为主人公的展出作品。通常巨幅画只用于历史画的创作。描写的是在木筏被人抛弃、在海上漂流的13日中,最后幸存的15人试图向远方船只求救的绝望场面。有研究认为作品描绘的是1816年皇家海军“梅杜萨”号在塞内加尔海域发生的海难。

由于缺少救生艇,149人挤在一个木筏上在大西洋上漂流了12天;只有十几人逃过残杀、疯狂和同类相食活了下来!这幅画是对政府的辛辣讽刺,因为政府对这场海难的发生负有间接责任。

画的视角表现出木筏的极不稳定性,并以两条对角线引导视线——右上是向远方小船的欣喜召唤,左下是怀抱儿子尸体已茫然的老人。画中人物表现出各种心理状态,谁也不知道这可怕的天平会向哪边倾斜,生的渴望和死的可怕让人深思。后来,同为大卫学生的德拉克罗瓦受到好友杰利柯影响,画了著名的《自由引导人民》来纪念法国七月革命。在1820年于伦敦展览时,英国画家透纳曾经观赏过。其后他创作过很多幅以海洋灾难为题的浪漫主义作品,例如《奴隶船》。

直到最近,我们还可以在广州和北京看到影像装置艺术先驱比尔·维奥拉 Bill Viola 的作品《救生筏》,向《梅杜莎之筏》致敬。这段影像展现了由19位来自不同种族、不同经济背景的男性和女性,突然受到高压管喷出猛烈水流袭击时的反应。每个人微妙的表情姿态都被清晰展示,5.1环绕声系统则在空间中制造了一个丰富而开阔的音场。

「无名毒」

《方片A的作弊者》

The Cheat with the Ace of DiamondsLe Tricheur à l'as de carreau1635-1638

Georges de LA TOUR (Vic-sur-Seille, 1593 - Lunéville, 1652)

乔治•德拉图尔

H. 1.06 m; W. 1.46 mSully wing,2nd floor,Room 28

心动

本文及配图均为MBT自媒体用户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

热点新闻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10

 

获得拼图4号卡片

此拼图还差3张,继续努力哦!

查看拼图

+0

您阅读这篇资讯很久了,阅读其它资讯可获得更多奖励哦!
阅读其它资讯可获得更多奖励哦!

快去发表评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