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太子、亲王、郡王、贝勒如何分辨? 看他们衣服上一个细节就行

国内小吃街
2018-11-06 18:30

订阅

古代人是分六三就等的,尤其是在皇室宫廷,这种等级森严的制度表现得更明显,比如清朝时期的皇室内部,不同等级的穿着衣服都是不一样的,如果看电视剧时仔细就会发现。

很多人说清朝的官服很丑,上面印的都是一些动物,所以有“文禽武兽”的说法,其实全都是禽兽傍身,所以后世的僵尸鬼片,往往希望穿清朝的衣服,相比也是这个道理,主要是因为丑。

清朝的官职有许多种类,从一到九品,还分为正副级别,就拿皇室成员来说,就有太子、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除此之外还有固伦额驸、郡主额驸等,他们一般都在朝中担任要职。

根据“文禽武兽”的官服来说,这些皇室宗族人员,并不属于文成武将的范畴,然而他们却拥有很高的爵位,领取的俸禄往往也很高,而他们的官服也会与众不同。

如何区别这些皇室宗族的地位,其实通过他们官服的一个细节就可以了,一般清朝官服前面和后面,都有一个圆形的区域,用来绣上图案的,被称为“补子”,这就是区别皇室宗族的地方了。

为了显示更高贵的身份,清朝皇室宗族的“补子”一般是圆形和方形合在一起的,根据《清史稿》的记载,清朝还没入关前,郡王、贝勒的服饰有蟒纹的形状,而用蟒的爪子来区分职位大小。

比如亲王一般用六爪,而贝勒用五爪,贝子只能用四爪了,清军入关之后,由于受到汉人文化的影响,亲王至伯爵的官职,就用龙纹和蟒纹相互交替绣花了。

所以要区分清朝皇室宗族人员是身份,只要看他们官服上的“补子”就行,根据爪子行龙的多少,来判断其地位的高低,比如亲王的补子是五爪金龙,郡王的也是五爪,却是行龙了。

由此可见,清朝对登基制度的管理仍旧很森严,哪怕是图案上一点小小的变化,也能引起人们的误会,不够如今许多导演拍电视剧时,随便什么衣服往上一套就行,也没怎么注意这方面了。

本文及配图均为MBT自媒体用户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

热点新闻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10

 

获得拼图4号卡片

此拼图还差3张,继续努力哦!

查看拼图

+0

您阅读这篇资讯很久了,阅读其它资讯可获得更多奖励哦!
阅读其它资讯可获得更多奖励哦!

快去发表评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