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战神冉闵 三道杀胡令争议千年

萌叔说历史
2018-07-12 15:00

订阅

  西晋末年爆发八王之乱,幽州刺史王浚愚蠢的引入段氏鲜卑军队来对付司马颖,从此北方沦为了五个少数民族的狩猎场,史称“五胡乱华”。这段历史是北方汉人的噩梦,汉人被当成猪羊一般对待,任意宰杀甚至沦为食物。这段历史中有一个汉人站了出来,以血还血、以暴制暴,一纸杀胡令延续了汉人血性,这个人就是武悼天王冉闵。

冉闵

  可以说冉闵的文韬武略是有着遗传因素的,他生父冉良为后赵武帝石虎养子,勇猛多力,攻战无敌。冉闵小时候就显示超出常人的天赋,深的石虎喜爱,对待他如亲孙一样。

  成年后的冉闵更是身长八尺,骁勇善战,不仅勇武过人,而且很有谋略。

  石虎在昌黎之战中大败之时,只有冉闵一支军队未遭创伤,从此冉闵声名鹊起。后冉闵攻打晋军,攻无不克,威望渐高,胡、汉各族宿将无不畏惧他。

  石虎去世,石遵废石世自立称帝,因忌惮冉闵功高,欲杀之。冉闵指使将军苏亥、周成捕杀了石遵。石遵死后,石虎第三子石鉴即位,封冉闵为大将军、封武德王。然石鉴也非省油的灯,登基后多次密谋除掉冉闵,都没有得逞。

杀胡令

  最终冉闵爆发,幽禁了石鉴后发布了第一道“杀胡令”,号称“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也就是说:所有敢拿兵器的胡人都要杀。

  第二道“杀胡令”:与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这道令看似简单,其实绝难理解,如何才是与官同心,如何又不同心?官方不做正式说明,谁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是正确执行,只好听凭自己所想。

  第三道命令:所有汉人,凡是斩一个胡人,凭人头加官晋爵。

  被虐多年的汉人在冉闵带领下突袭各路胡军,先后经历六场恶战: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六战又有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不退反进,竟十战十捷!

  冉闵歼灭三十多万羯族与匈奴为主的胡兵,重创胡人,可以说冉闵把以暴制暴、以血还血做到了极致,匈奴、羌、氐等胡人势力被迫撤出中原。

  后冉闵被鲜卑十四万大军包围,鲜卑慕容恪用5000铁索连环马围攻冉闵,冉闵左持双刃矛,右执钩戟,手刃三百余鲜卑骑兵。后因寡不敌众,跃马冲破重围像东逃跑,走了二十余里,坐骑竟然暴毙,冉闵因此被俘。

  慕容恪捉到冉闵后,献与国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闵:“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

  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呼!”

  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后送至龙城,斩于遏陉山。

冉闵

  按照史料记载,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

  冉闵是个悲情英雄,也是个很有争议的人,因为他被胡人养大,后来不仅灭了后赵自立,还颁布杀胡令,好像有点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但是胡人对待汉人如草芥,汉人几乎灭种,而冉闵身为汉人,他只是用最极端的手段维系了汉人血性而已。

  你觉得到底“杀胡令”下的对还是不对呢?

本文及配图均为MBT自媒体用户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

热点新闻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10

 

获得拼图4号卡片

此拼图还差3张,继续努力哦!

查看拼图

+0

您阅读这篇资讯很久了,阅读其它资讯可获得更多奖励哦!
阅读其它资讯可获得更多奖励哦!

快去发表评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