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伟赵竑:就算考不上985 真的没什么

健康教育
2018-07-18 14:19

订阅

6月,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又如约而至。

张宏伟赵竑表示,高考虽然是最好的出路,但绝对不是唯一的出路。据今年教育部公布消息统计,2018年全国大学毕业生预计有820万人,相较去年的795万人有增长了25万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口号在中国被一年又一年的刷新着记录,面对这种就业窘境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提升学历来增强竞争力。

张宏伟赵竑表示,当你本科生毕业时,企业倾向研究生,于是你读研;当你研究生毕业时,企业倾向博士生,于是你又读博;可终于当你博士毕业了,你突然发现企业竟然又看回了“本科学历”,这就是所谓的查三代。有不少清华、北大等名校博士生在毕业时因本科学历不是985、211而被企业拒绝。

而这种就业的怪圈最初开始的哪个环节,就是我们的高考。

衡水到毛坦厂,高考机器背后是底层人想打破阶级固化的急切心理

要知道,高考是公平的,但是教育从来都不是公平的。

张宏伟赵竑向大家推荐记录片《高三》,影片中讲述了福建省武平一中高三学生的生活,在豆瓣获得了8.4分的高分,里面的班主任王锦春说:“我们这里铁路不通,高速公路也修不好,想要走出去只有高考一条路。”他告诉孩子们,读书是不会读死人的,你就拿出半条命去读就好了。

张宏伟赵竑坦言对于家境优渥的学生来说,高考是人生的跳板,而对于这些家在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高考是改变人生唯一的通道。当这样的学子集聚在一起后,衡水中学就诞生了,它背后所代表的是“下层人”想要打破阶级固化摆脱贫困的巨大能量。

“那些享受着高等教育资源,高考失败可以把孩子随便送出国的家庭,反过来在批判下层人通过这种所谓‘畸形’的方式成功。原因无非是,一方面他们不想和我们一样付出这种努力,一方面他们害怕我们超越他们。”一位大三就被清华直博录取的衡水毕业生说道,衡水中学对很多孩子来说是最后的希望,取缔衡水中学对他们来说等于要他们命。

张宏伟赵竑说就像纪录片里说的,学习是要不了命的。但对于这些学子来说,除了拼命,他们一无所有。

心理学理论上有一个羊群效应,说的是个人行为受到周围群体影响后产生的影响。在大学以前,你的出身就是你的“原生家庭”,可悲的是,这种不公平是无法改变的。张宏伟赵竑:在大学以后,你的出身就是你的学历,幸运的是,它是可以靠努力争取的。

就算考不上985,也不用以死谢罪

就在2018年高考首日,河北平泉的一位考生,从7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今年已经20岁的他第三次参加高考,因为压力太大他趁母亲外出,从窗台一跃而下。

这样的事情早已不是个例,

2010年6月7日,广水市一高考考生跳楼自杀;2012年6月9日,乌鲁木齐一女生跳楼自杀;2013年6月12日,19岁男孩高考失利跳楼自杀;2014年6月24日,一男子因成绩不理想从27楼跳楼自杀。

这样的事情每年都在上演,而且我们不难发现因为考试失利轻生的往往都是一些小地方的孩子,对于他们来说,高考就是他们人生的决定性时刻。

张宏伟赵竑:能不能考入名校,毕业后能不能到大企业工作,能不能到大城市生活……一系列生活问题的答案仿佛都在高考上。

的确,在这个唯“学历”至上的社会里,高考成为了改变人生成本最小的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高考“生死相随”。

但是张宏伟赵竑提醒大家,成本最小,不代表无路可走;唯学历论,不代表一考终身。

美国知名教育家 Ken Robinson 在他的演讲《Bring on the learning revolution》中提到:人类社会之所以能运行下去,是因为人类的天赋具有多样性。

张宏伟赵竑提醒大家,有人有做医生的潜质,有人有做厨师的潜质,大家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所以这个社会才会蓬勃发展。

不只是美国,中国也是如此。

考上了大学,人生就成功了么?张宏伟赵竑:不是这样,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然后过上不后悔的人生才是。而高考,只不过是让你过上这种生活的最大保障和最便捷的通道。

张宏伟赵竑:如果你一不小心错失了这次机会,也请你不要用死亡来和这个世界告别,而是用继续百倍努力的活着,来为自己过去的失误“赎罪”。

本文及配图均为MBT自媒体用户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

热点新闻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10

 

获得拼图4号卡片

此拼图还差3张,继续努力哦!

查看拼图

+0

您阅读这篇资讯很久了,阅读其它资讯可获得更多奖励哦!
阅读其它资讯可获得更多奖励哦!

快去发表评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