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出生就会走,为啥人类幼崽却不行?三个原因,“弱”不是坏事

国内小吃街
2019-06-20 15:16

订阅

猴子和人一样,都属于“灵长目”动物,可以算是人类的“近亲”了,它们四肢都有明确的分工,双手有操作能力,具有辨别色彩的功能,还跟人类差不多,双目长在头部前方,具有双视能力,但提到孕产,就有明显的差别了。

猴子的孕期平均是6个月,人类是280天,但猴宝宝在刚出生没多久,就有一定的活动能力,能够脱离母猴蹒跚爬行,猴宝宝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腻着妈妈,妈妈爬到哪里,他都会蜷缩在妈妈的怀里,这一点跟大部分动物比较像,比如牛马羊的幼崽,生下来就会走,可是人类却不行,必须要经过漫长的抚养,他才能慢慢地学会自理。

人类幼崽生下来是十分被动的,除了眼睛和嘴巴,其他部位都不能自主活动,连扭个头都需要外部力量,其他动物的幼崽生下来就蹒跚着找奶喝,但是人类婴儿不行,必须把奶喂到嘴里才行,宝宝唯一的本事就是哭,饿了烦了,尿了拉了都会哭,到了六个月才会坐着,八个月才会爬,九个月会扶着站,1岁会走,此后,才开始慢慢能自理,为什么人类如此强大,婴儿却如此“弱”?具体可归结为三个原因,弱有时候也不是坏事。

人类胎儿没发育完善,就被生了下来

人类的孕期平均是9个月,但是胎儿的发育还是处于不完善状态,比如大脑发育还不健全,心肺功能以及消化能力都非常娇弱,研究表明,猴子和大猩猩的幼崽,刚出生的成熟度,相当于人类婴儿18-20个月龄的发育程度,为什么孕妈的孕期不是19-20个月呢?这其实跟人类直立行走有直接关系,为了配合直立行走,人类的骨盆变得紧凑,孕期9个月正好可以分娩成功,如果胎儿在母体继续发育,难产的几率将会大大提高,大块头的婴儿将很难通过孕妈的骨盆,所以人类“早产”是有必要的,在子宫发育得差不多,精细的部分在出生后继续发育,这种情况不多,人类是其中之一。

孕期过久,孕妈无法承受

都知道,女性怀孕要经历早孕反应,孕中期和孕晚期,妈妈要长斑长妊娠纹,巨大的子宫会把五脏六腑挤压到没空间,胎头不下降,妈妈就会感觉烧心难受,睡不好坐不好,吃东西也难受,据了解,妈妈孕期的新陈代谢是孕前的两倍,这快到达了人类承受的极限,所以能生就赶紧生出来,真的等胎儿发育成熟再出生,妈妈的身体也垮了,所以“哪吒”要不得。

 

在照顾宝宝的同时,强大的依恋关系产生了

动物的幼崽陪伴在妈妈身边一段时间,等能够自主捕猎和进食,拥有保护自己能力的时候,也该跟妈妈说再见了。他们的依恋关系远没有人类强大,从宝宝出生,妈妈就必须尽心尽力地呵护,妈妈在哺乳的过程中,开始跟宝宝建立依恋关系,宝宝第一个认识的就是妈妈,在一岁前,妈妈对他的照顾是最多的,所以宝宝的安全感来源于妈妈,这是他所有情感发展的来源和基础,在照顾宝宝的同时,父母也感觉到了责任感,父母改变宝宝的同时,宝宝也在影响着父母,于是家庭更加团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而社会就是由一个个小小的凝聚体凝结在一起的,从没听说哪种动物,拥有人类这么丰富的情感,这都源于幼年,父母对孩子深切的爱。

 

如果把人都分开,单个的人其实是很弱小的,可能生存能力还赶不上动物,但人类之所以强大,就在于有爱存续,大家都能够团结在一起,所以宝宝弱也并非全都是坏事,这里面妈妈的辛苦起了很大的作用,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人类才会生生不息。

本文及配图均为MBT自媒体用户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

热点新闻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10

 

获得拼图4号卡片

此拼图还差3张,继续努力哦!

查看拼图

+0

您阅读这篇资讯很久了,阅读其它资讯可获得更多奖励哦!
阅读其它资讯可获得更多奖励哦!

快去发表评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