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克制坚持=必然半途而废
- 健康教育
2021-03-07 17:15
订阅
要想管理好精力,做好心态管理还不够,因为知易,行难。
懂得很多道理,遇到事情时还是会打退堂鼓,应该怎么办?
很多人可能都曾经问过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总是“半途而废”?思来想去,原因通常都会归结为不够坚持、不够努力。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在我看来,毅力和坚持都是伪概念,我也曾用这些概念来要求自己,但后来我主动从自己的词典里删除了这些词汇,为什么?
因为我意识到,如果一件事需要强制自己去坚持,说明自己根本不情愿做,牌一种对抗状态,在这种心态下怎么可能把事情做好?
我自己半途而废的学习经历就能说明这一点。
初中时我一直是班上英语成绩最差的,老师发试卷时总是按照从高分到低分公布的顺序,每次我都是最后一个人领试卷。记得老师还送我一句话,让我羞愧难当:身高最高所以排队的时候站在最后,没想到领成绩也在最后。受了这个刺激后,我打算好好学习英语,打个漂亮的翻身仗,不能再让老师“羞辱”我了。于是,我就开始努力、开始坚持,结果没两天就放弃了,因为我发现去北京的体育学校上学,靠的不是英语成绩,还是直接转学更能解决我的困境。
所以说,如果一件事你觉得需要努力、需要坚持才行,那这件事儿基本上从一开始就注定做不成。内心不愿意做的事情,怎么可能靠意志力做好,又怎么可能靠每天说服自己来做成。
想通了这个道理,我不再用“坚持”两个字来要求自己和学员,而是先从心理上解决根源问题,找到做好这件事的真正动力,于是我总结了不需要坚持就能做好事情的三个动力管理技巧:
第一,在做事前,先为这件事赋予重大意义;
第二,思考如果不做这件事,会有哪些负面影响;
第三,为减少个人随意性,通过团体互相监督、鼓励进行学习。
本文及配图均为MBT自媒体用户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热点新闻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