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优秀的孩子

健康教育
2021-12-21 16:01

订阅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的核心是自信处自尊。成功教育是一种唤醒的艺术,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自信和自尊。在每一个“坏孩子”的背后,都有一段“冤屈”的历史。反复失败的孩子会越来越差,不断成功的孩子会越来越好。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每个孩子的发展都会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

(1)发展。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孩子的成功,让从来没有体验到成功、快乐的“差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唤醒孩子心中沉睡已久的巨人——自信与自尊,找到成功教育的核心命题——成功即发展,让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所以,每一个人都是成功者,从生理学的意义上说,每一个人都是父母体内最健康的精细胞和卵细胞的成功结合,因而每一个人都是生命意义上的成功者。所以,“只要比上次多考一分,就是进步!就是成功!”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看到一个不断发展的自我,一个美好的未来。

(2)选择。成功即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教育就应该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单一的选拔教育很难发现和发展孩子的修改与才能,而天才恰恰是因为他们选择了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成功道路,所以破译了成功教育的奥秘。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唤醒,唤醒孩子心中的自信下自尊,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就是选择成功。

(3)和谐。成功即和谐。从表面看,每个孩子都要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处。和谐共处使孩子心中充满自信与自尊,使他们克服心理上的自卑与自弃,获得成功。

对孩子的教育,就要注重“发展、选择、和谐”,就是要不断激发孩子深藏在内的潜力,唤醒孩子身体里的巨人。

现代心理学所提供的客观数据显示,绝大部分人只运用了自身潜藏能力的10%。可以这么说,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等待被挖掘。有些家长可能会问,到底要怎样才能成功挖掘孩子的潜能呢?

(1)学会正确归因。潜能需要激发,这种激发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影响我们能否顺利激发潜能,能否正确归因就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

很多孩子明知自己不比其他孩子笨,但当他们学习失败时,就会归咎于自己的能力不行,即使取得了好成绩,也只认为是自己运气好。这会让孩子们要么感到自卑,要么惊艳侥幸,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不愿在学习上投入时间和精力。这种学习上的消极归因使孩子忽视了自己那巨大的可利用的智力潜能。

积极归因,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的。当学习取得进步时,可以将其归功于“自己的努力”,这样会激发自己进一步取得成功的欲望和继续努力的动力;也可以把这些进步当作自己能力强的体现,从而使自己产生一定的满意感,增强成功的信心。如果偶有失败,我们也大可在轻轻一笑中把失败归因于任务或运气不好,这样既可为自己“开脱”,使自己获得心理平衡,也可鼓励自己更加努力,并克服困难。不过,切不可因此对今后的学习产生“靠运气”的侥幸心理。

(2)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自发地指引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朝成功的方向前进,坏习惯则反之。好习惯会激发成功所必需的潜能,坏习惯则会腐蚀有助于我们实现成功的潜能宝库。

不妨试试,选一个静谧的夜晚,与孩子一起拿出一张纸,把自己和孩子通常会出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写在纸上,然后把这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按好习惯、坏习惯进行分类。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有那么多坏习惯。要养成好习惯,就需要破除这些坏习惯。有了良好的习惯,才会像那只突然被放进滚烫开水里的青蛙一样,被激发出无尽潜能,始终保持生命的活跃状态,而不会在无所事事中趋于平庸和颓废。

本文及配图均为MBT自媒体用户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

热点新闻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10

 

获得拼图4号卡片

此拼图还差3张,继续努力哦!

查看拼图

+0

您阅读这篇资讯很久了,阅读其它资讯可获得更多奖励哦!
阅读其它资讯可获得更多奖励哦!

快去发表评语吧!